今天分享的是:2024年中国生活塑料软包装回收再生前瞻性研究报告
报告共计:36页
《2024年中国生活塑料软包装回收再生前瞻性研究报告》聚焦中国生活塑料软包装回收再生领域,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多维度洞察。
生活塑料软包装应用广泛,2022年生活源产量达1720万吨,使用量1600万吨,材质以PE为主(占比约46%),主要用于食品领域(43%),还涉及快递、服装包装等场景。但其年废弃量呈上升趋势,2022年报废量约1500万吨,回收率仅8.7%,远低于废塑料总回收率(30%)及低值塑料包装回收率(16.3%),回收体系待完善。
回收模式主要有三类:企业主导的集中收运型依赖垃圾分类,结合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;政企合作的两网融合型共享回收网络,实现双赢;市场驱动的自发分散型以个体从业者为主,却因软塑回收难度高而参与度低。苏州、厦门等地试点通过技术升级(如AI分拣)和管理优化,回收率显著提升。
技术方面,物理循环成熟,适用于单一材质,但存在品质降级等问题;化学循环可处理混合材质,再生产品能替代原生材料,二者协同发展。国内首个生活源软塑化学循环试验项目验证了技术可行性,显示出规模化潜力。
展开剩余80%软塑再生价值显著:经济上,可节约原油成本(以30%回收率计约34亿元)、产生碳收益(约6亿元);环境上,每吨废塑料再生可减碳3吨,缓解能源短缺。
报告建议,政府需完善政策,推动生态设计与简化审批;加强消费者教育,提升分类意识;企业应创新技术,构建产业联盟。展望未来,随着政策、技术与意识提升,预计2030年生活源软塑回收率可达30%,行业潜力巨大。
以下为报告节选内容
发布于:广东省富通优配-东莞股票配资-肇庆股票配资网-股票场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